定心尋思 日新又新

無痛漸進走出工作舒適圈,我們可以透過 3 種管道,擁有更適合的人生

好多年前流行一句廣告詞「愛情恆久遠,一顆永流傳」。然而我們都明白,永恆不變的愛,多半只在童話故事裡;感情如此,工作亦是。職場上的舒適圈,也可能成為痛苦不堪的傷心地,就像溫水煮青蛙,點滴流失殆盡。

不一定要走出工作舒適圈,但絕對要具備「離開的能力」

人是習慣性動物,日子過得好好的,多半就待在溫暖的「舒適圈」裡,誰會沒事找苦頭吃?又不是被虐狂。
  
「做得好好的,為什麼要辭職?」
「我們不是很好嗎?是在鬧什麼脾氣?」

  
在工作職場上或人際關係裡,我們都曾聽過上面的話語。身為成年人,除非平日就做事莽撞,不然事關重大決定時,絕對不是一時衝動,而是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」。
  
不如,我們轉換成下面的角度思考,把握自己的選擇主導權。
  
當你感到「好想離開這裡啊!」多半已是痛苦不堪了。
  
何不把「這裡真痛苦,好想逃離。」
(被迫、被動)
  
調整成「我想有更適合的選擇。」
(主動、主導)
  
市場產業變化快速,不管是預先準備、未雨綢繆,或是嗅到一點蛛絲馬跡,有種說不上來的直覺告訴自己,前方可能是一條「此路不通」的巷子。
  
所以「主動拿回選擇權」和「未雨綢繆」,是必須擁有「離開工作舒適圈」能力的原因。

人生圈子眾多,為何先要擁有「脫離工作舒適圈」的能力呢?

人生宛如蛋糕,由許多部分組成。舒適圈,可能是美滿的家庭生活、穩定的兩人關係或在職場上游刃有餘。為何先要擁有脫離「工作舒適圈」的能力呢?
  
在眾多圈子裡,「工作」這塊小蛋糕是自己比較能掌握的。試想,若要脫離已變質的原生家庭、婚姻關係,換份新工作,是不是相對簡單了些?
  
我們要不斷地提醒內心:
1. 不一定要走出工作舒適圈,但絕對要具備「離開的能力」。
2. 「主動拿回選擇權」和「未雨綢繆」,是必須擁有「離開工作舒適圈」能力的原因。
3. 想清楚離開的原因與目的,要根本務實,而非一時衝動。更不是人云亦云,為了離開而離開。

人生宛如蛋糕,由許多部分組成,工作舒適圈是其中一塊。
人生宛如蛋糕,由許多部分組成,工作舒適圈是其中一塊。

不論要離開或加入哪個圈子,都是為了整個人生。人生這個大蛋糕,其中一塊發霉了,其他部分也會受影響吧!因為家庭、工作、人際、健康、自我實現等等,是彼此環環相扣的。
  
生活瑣事繁多,光是照顧現下的日子,已是蠟燭多頭燒。因此,用下面這 3 種管道,讓自己能夠漸進式離開可能會變質的舒適圈。

用 3 種管道,感受不同工作圈氛圍

1. 咖啡廳

人常言:「喝咖啡,聊是非」。我們當然不要成為口舌之爭、無事生非之人,然而在咖啡館裡的閒談是非中,常能捕捉到妙趣的訊息。
  
很多人在咖啡店裡工作、談論公事,不妨找個平日前往觀察。並非竊聽隱私,商業機密也不可能在公眾場所揭露;而且,非包廂式的開放空間,不想聽到鄰桌的談話也難。
  
點杯咖啡,不帶預設立場,輕鬆感受午休外出用餐的上班族、隨身攜帶筆電的 freelancer 或洽談生意的業務等等,他們帶給自己的「感覺氛圍」。
  
透過這種方式,感受某種行業散發出來的「磁場氣氛」是否適合自己。

2. 人力銀行、接案外包工作職缺平台: 104 、 1111 、 LinkedIn 、 Yourator 、 PTT

多數人只在找工作時瀏覽求職網站。然而,十分建議每隔一段時間,比如:一季、畢業季、發年終前後、農曆年後或是市場有新動向時,觀察各職缺平台釋出的工作機會。
  
‧ 台灣老字號人力銀行 104 、 1111
‧ 全球性線上履歷、職缺平台 LinkedIn
‧ 新創、數位人才媒合平台 Yourator
‧ 網路鄉民版 PTT job / soho / part-time
‧ 接案外包 PRO360 、 Tasker 出任務
‧ Facebook 各大提案、接案、發案、外包、兼差和部落客社團
  
瀏覽招募訊息時,可以注意到:市場產業趨勢變化、工作型態的轉變,比如:遠距作業的增加,和作為培養新技能的參考方向。想離開工作舒適圈、轉換跑道,卻又不確定須具備哪些能力,各大職缺平台是很好的瞭解管道。

工作舒適圈,職涯規劃,生涯規劃,轉換跑道,職場,離職,辭職

3. 社群媒體

若想轉換的工作跑道幅度較大,透過官方品牌的社群媒體,可略知其風格氣質和客群樣貌等等,來評估是否適合自己。如果和自己的屬性差太多,我們都該記得一件事─圈子不同,不必同謀。
  
但社群媒體是形塑過後的「展現」,不要有過度憧憬。好比喜歡化妝打扮的人,不一定適合時尚產業。
  
以上這 3 個管道,都是從很淺層外圍的方式感受瞭解。不會有請託幫忙的人情壓力或是付出過多的時間心力成本,很適合在下班閒暇時,一點一滴累積準備。
  
生活並非一成不變,
擁有走出工作舒適圈的能力,
機會來臨時,才能抓住更適合自己的人生。

更多職場工作心情

工作到一半心情很糟?試試 3 個小方法,幫自己快速療癒
別把自己太當回事,很多事,也就沒事了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