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 第一次翻開這本《躲貓貓》時 )
「這啥?」
( 再翻 )
「什麼鬼?」
( 繼續翻 )
「啊哈哈哈哈,什麼啦!怎麼那麼可愛!」


這本在 IKEA 購入的兒童圖畫繪本書,豐富的圖片,搭配「極其簡單」的文字,帶給我一整天的好心情。但想起第一次翻閱時,因為用「成人」的邏輯思考,去看待「孩子」的世界,頓時無法理解書中的內容。
目錄:點標題,快速瀏覽
「讀這個有什麼用?」
在華人的社會裡,「讀書」這件事,好像始終背負著一種沉重的「文以載道」使命感。不然就是要講求價值效益,所以各種技能工具、投資理財或商業企管等書籍,常佔據在排行榜單上。
好像非得從中獲取些什麼,才沒有白費這一分一秒、一紙一頁。就像小時候,大人師長們常說,「看這個有什麼用?」、「學這個要幹嘛?」少看些漫畫、小說,那些對考試、工作沒有用處的書。
的確,可能對考試工作無用,
但會讓一個人,更有人味。
▎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、探求自己是誰?生命價值何在?而其中一種管道,就是透過閱讀。
當你拿一起本書,廢寢忘食地翻閱,不就代表著「這是我」、「我喜歡」嗎?但在現實社會裡,我們不得不做取捨,然後,失去了閱讀的樂趣,遺忘了原本的自己。因為那些東西,「沒用」。
無用之用,是為大用
有沒有可能,生活裡能夠有些小小的「浪費」,暫時感受一點看似沒有用處的經驗。
就像莊子故事裡的「無用之用,是為大用」。
有天莊子看到路邊有棵大樹,但伐木工卻待在一旁沒有砍伐它,莊子便好奇詢問為何不砍呢?
「這棵樹沒有用。」伐木工如是說。
莊子又來到了朋友家,朋友喚僕人去殺鵝招待,僕人問「要殺哪一隻?」
朋友說:「不會叫的那隻。」
弟子便問莊子,沒有用的大樹,得以留存,但沒有用的鵝,卻被宰殺?到底是「有用」還是「無用」好呢?
這就像日常生活裡,每天要做無數次的選擇,但若只從單一標準來看,就容易落入「有用」、「無用」的表象裡;於是,大多數的人多半選擇對自身「有用處」的人事物。
可是,把事情放在整體的脈絡下,就會顯現出不同兩面性。
如同,有才能的人,可能會遭羨妒,沒有才能的人,也可能會遭受欺侮,所以到底是「有才」還是「無才」好?「有用」還是「無用」好?
不執著在「有用」或「無用」,而是以開放心態去面對局勢,不被物累,處在有用與無用之間,才能保全自身,與內心的彈性。
暫忘 熟悉的標準答案
那天,花不到幾秒鐘便看完這本書,笑了好一陣子,但沒有特別的原因。
想起看第一頁時的反應「這啥?」其實我的心裡就是想著「讀這個有什麼用?」
再看第二頁「什麼鬼?」仍是用功利的角度想,「還要看下去嗎?感覺有點浪費時間。」
最後繼續翻「啊哈哈哈哈,什麼啦!怎麼那麼可愛啦!」我突然放下心中的成見,把固有的思想清空,好像回到孩童時的純粹,只是單純欣賞這本書,就喜歡了、愛上了。
這本《躲貓貓》,
以大人的價值觀點來看,似乎「無用」,
卻給了我滿滿的「有用」暖心感。
有時人會覺得過得好累,就是因為被標準答案的「有用」、「無用」所束縛。下次逛書店時,不妨看看那些從來不會去看的書籍,也許,會找到新的世外桃源!
遊蕩在「有用」與「無用」間,
找尋自己的人生「大用」。
書籍資訊

《躲貓貓》 線上瀏覽商品
*商品資訊可能不定期更新,請以店家官方資訊為主
‧ 販售店家:IKEA
‧ 原價 $99,當時以卡友五天限時價 $19 購入。若有特惠資訊,以店家公告為主
‧ 商品資訊:繪本 / 繁體中文 / 紙質 / 寬 14.6 公分、高 14.7 公分 / 原產地義大利
–
也許你也喜歡 ❤
‧ 下班 OR 不下班, THAT IS THE QUESTION. | 我讀 ‧ 崴爺《你下班了沒?》
‧ 走,去泡澡。在古蹟澡堂看書,順便逛個小花園 | 松菸 ‧ 不只是圖書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