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齡,無法定義身分,空間,也有無限可能。誰能想到 80 多歲爺奶級的古蹟澡堂,竟變成了圖書館,香汗淋漓裡,流的是書香詩意。隱身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的「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」,前身為日據時代的菸草工廠澡堂,現在則成為圖書、展覽和講座等空間,還有座戶外小花園。今天,想來點心靈糧食嗎?到「不只是圖書館」泡個書澡吧!
‧ 造訪日期:2020.07 下旬
目錄:點標題,快速瀏覽
從菸廠澡堂到設計圖書館
由澡堂改建而成的「不只是圖書館」,隸屬於台灣設計研究院,館藏書目以設計、藝術類為主。今年七月搬遷重新開放,原本的地點也離澡堂不遠,點此,看看舊模樣。
新舊址都在松菸內,也就是列為市定古蹟的松山文創園區。園區的創設,可追溯至 1937 年日據時期的菸草工廠,光復後,幾次更名為「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松山菸廠」,所以有著松菸之名,直到 2010 年規劃成為現在的「松山文創園區」。
漫步在園內,可欣賞在歲月洗禮下,一路留存的古蹟建物與花草植栽。從前的園區規劃,除了工廠倉庫外,還有宿舍、本次造訪的澡堂,和現為閱樂書店的育嬰室等等,像是個小村落一樣。

在古蹟法規限制下修復改建,不僅留有澡堂風貌,更帶進了書香氣息,還有戶外小花園的自然閒情。是菸草廠、是澡堂池、是圖書館,因為「不只是」,所以更加迷人。
別迷路,快速找到「不只是圖書館」
松山文創園區有幾處入口,即使來過數次,也不一定找得到圖書館。若搭乘捷運,可參考下面路徑:
可從捷運國父紀念館站 5 號出站,但 2020.07 下旬前往時,出口通道整修中,仍可行走,但須多走一段。建議從 3 號出口出去,過馬路往大巨蛋方向,走光復南路,遇市民大道右轉,行經菸廠路後,右手邊會看到園區入口 ( 如下圖 1 )。
1 從這個入口進去,直走 | 2 遇到指標岔路時,往照片中左手邊人群的方向走 | 3 接著,右邊會看到 TAIWAN DESIGN MUSEUM 台灣設計館,請穿過走廊直走 | 4 然後,左邊會看到橘色公仔的入口 | 5 走過此門,左邊就是「不只是圖書館」。


沉浸在 書香澡浴裡
圖書館規劃有三個區塊:泡書區 BOOK BATH、澡堂區 BATH HOUSE 和戶外花園 BREATH。在圖書館門口,會看到一旁放有鞋櫃,記得脫鞋入內,然後輕開木門,入內購票吧!

‧ 購票口
買票的地方有點隱密,在館內門口右手邊的小窗洞。全票 NT$ 80、學生 NT$ 60,當日不限次數進出。

沿著小上坡道,盡頭的書架寫著館內的圖書分類,以設計、藝術、攝影等為主 ( 館藏查詢 ) 。地上還擺著像是 MUJI 無印良品的棉拖鞋,選一雙換上吧!接著就是期待已久的「泡書區」,準備好了嗎?快來大泡一場。


‧ 泡書區 BOOK BATH
溫暖熱氣,舒展了全身毛孔。
浸泡在學問知識池裡,
打開了眼界、釋放出靈感,
吸收、累積、沉澱,沐浴出思想火花。
推翻傳統印象中的圖書館擺設,少了聳立到天花板的書架、長形面對面的閱覽桌。延續原本古蹟澡堂的概念,打造有如大眾浴池的閱讀空間,採下沉式的階梯座位,書本就藏身在階梯裡。當一步一步走下池子,坐定時,感受書本圍繞著全身,就像是浸泡在書海裡,是泡澡,也是泡書。


/
下面這張是舊址的「不只是圖書館」,走另一種風格,點此,看看舊模樣。

/
澡池中間有中島平台,擺著館內的精選好書;座位設有插座,也可攜帶筆電前來。拿本喜愛的雜誌,坐在階梯,或窩在沙發懶骨頭,尋思著學海無涯,和大家泡在書海裡。讀書、寫字、記錄、發想,這是與自己對話的最好時光。


除了閱讀圖書,也提供場地租借,當天造訪剛好有人在場勘,放下了白色投影布幕。舉辦講座、活動時,比起排排坐的制式座位,大家一塊泡在池子裡,想像力好像也更豐富了。

在泡書區的一側,有個掛白色布簾的門,是通往「澡堂區 BATH HOUSE」的入口,另一邊的玻璃木門,則是往戶外花園。不如,先去澡堂沖個澡,再到花園走走吧!

‧ 澡堂區 BATH HOUSE
清潔沐浴,洗去老舊角質,感受煥然一新。
像是新知舊聞的 input 與 output,
來場知識的洗禮吧!
走下樓梯,映入眼簾的是窗邊小書區,書本被陽光照得閃閃發亮。想起古言說:三日不讀書,面目可憎。所以,即便只是讀個幾行,習得了新知識、新想法,充實了心靈,容貌也會跟著閃閃發亮。


往裡邊走,可說是別有洞天,好美!抬頭一看,是日據時期的天井,下面懸吊著彷彿天使光圈的柔白燈飾,如澡堂裡煙氣氤氳、繚繞不已。在台北市有如此靜謐之地,讓人靜下心來讀書,著實幸福!而在天井下方,是半圓形澡池,與門票借書卡牆。


進館門票,以舊時的紙本借書卡的概念呈現。另一邊的澡池,目前為策展空間,好喜歡這樣的設置,就像蓄水之地,容納聚集許多奇思妙想,冒著源源不絕的點子。近期展出「澡堂裡有書 BOOK & BATH 2020.07.11 – 08.16」,展場裡有選書人李明璁的書房收藏與浴池小鴨,呼應著古蹟空間與主題。


看著澡池邊上的木小盆與水瓢,還有白色亮面磁磚,宛如身歷其境,「真的是澡堂耶!」

看,有個女孩在泡澡,泡著香甜的書香澡。

澡池後方,是一整片半弧形的閱讀區。桌下設有插座,或帶筆電,或讀書寫字,泡在書海裡,泡在午後溫暖的陽光裡。


腳邊的浴室排水孔,地面的小塊方形磁磚,一時分不清,是浴室?還是圖書館?

這世界上唯有兩件事可以專心獨處:閱讀、泡澡。就都在這裡了,真好!找一處舒適的小角落,暫離社群,關掉手機,就單純窩著,看書、泡書。



喜歡這裡的模樣,像是天使之殿般的美麗。

‧ 戶外花園 BREATH
陽光、空氣、花草和書頁。
知識躍然紙上,
也藏身在自然裡。
看書累了,就到室外透透氣吧!出了澡堂,樓梯旁邊是通往戶外花園的門,可換上門旁的拖鞋出去。若是一大早來訪,門的上端還有一個鉤,記得鬆開以便把門推開。


午後陽光下,花葉搖曳,微風吹送,踏著遍地小碎石,走進一座植物小圖書館。但正值炎熱夏日,又近正午時分,戶外也沒有大型遮蔽物,說真的,有點熱到吃不消,眼睛都瞇成一條線了。若是傍晚或是涼爽季節,比較適合到戶外讀書。

發現一旁有著如狐狸小尾巴的草,隨風搖擺。而那半圓形的建築,正是剛剛沐浴過的澡堂。


即使是不知名的小菊花,安安靜靜待在一旁,也長出了一幅美好風景。

暖心小細節
在「不只是圖書館」,還有許多可愛小亮點,更能感受讀書樂趣。
‧ 是門票?還是借書卡?
這張略為大型「門票」,為「不只是圖書館 2020 年度票券 ─ 書後卡計畫」。以舊時,還未電腦數位化所使用的書後卡 ( 或稱借書卡、書條等 ),作為門票的呈現概念。

以前,就用這紙卡方式,在書的封底頁黏著小紙袋,裡頭插放著借書卡,以記載書籍資料、登記借書人與還書日期。印象裡,好像也曾經經歷過那個年代,所以有種親切感。這極具質感、懷舊味的門票,值得收藏。
澡堂區的牆面,有更多關於門票的設計概念。想知道更多?去泡個澡就知道囉!
票券設計 ‧ 洋蔥設計 | 票券印刷 ‧ 小福印刷

/
也附上去年還未搬遷時的門票,同樣也有巧思設計。提供不同款式,購票時,選擇喜歡的一款撕下。左邊是全票,右為學生票。

/
‧ 黃色小鴨
你的泡澡小物是什麼呢?想必也少不了黃色小鴨吧!展場有更多「澡堂裡有書 BOOK & BATH 2020.07.11 – 08.16」展覽選書人李明璁,所收藏的其他浴池小鴨,讓嚴肅的圖書館活潑了起來。
有小鴨在澡池的牆頂上,記得抬頭看看。

‧ 身歷其境的標語
圖書館通常寫著「保持安靜」、「禁止飲食」的標語,但在這裡卻是「保持乾燥」、「讀書前 請先沐浴」,畢竟這裡可是泡書澡的圖書館。還有其他的標語,來的時候別只顧著滑手機,仔細找找!

/
人常說,累的時候,就去泡個澡,放鬆一下。
那如果心累了呢?
就來個知識補給、心靈療癒之浴吧!
泡書、看展、逛設計,
相信不論是大人或小孩,都會愛上「不只是圖書館」。
從日據時代的菸廠,到現今充滿藝文設計氣息的松山文創園區,旁邊還有松菸誠品、台北文創,且鄰近交通便利的捷運國父紀念館站,愛書人、古蹟迷、文青掛,還等什麼呢?走,去泡澡!

也許你也喜歡 ❤
‧ 想看「不只是圖書館」搬遷前的模樣?點此
‧ 知道你喜歡看書,那就到「文心藝所」吧!點此
參觀、交通資訊
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
‧ Facebook | Instagram | 館藏查詢
‧ 單日票:全票 NT$ 80、學生 NT$ 60
‧ 館內有插座、WIFI
‧ 02-2745-8199#322
‧ 週二至週日 10:00 – 18:00。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
‧ 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 ( 松山文創園區內,近松菸口 ‧ 台灣設計館 )
‧ 不定期有場地租借或參觀資訊異動,前往時,可先上官方 FB 或去電確認
‧ 參觀小提醒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