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眼瞬間,已到了 2021 最後一季,倒數三個月,像是準備著學期結束,你還滿意這一年的表現嗎?
秋日靜思,生活如同一場又一場的遊戲關卡;也因為每一次的關卡,不停地磨練精進與獨立。深感人的一生,有三次重要獨立的機會:走出原生家庭、走出職場圈養、走出自我迷茫,發掘更豐厚完滿的生命。
是以書寫一些個人小思,希望你我走完此生,都是學有所成,肯定自我的畢業生。
目錄:點標題,快速瀏覽
走出家庭─從陪伴到獨立
▍家人之愛,是優先給予被理解、被照顧的機會,但絕非「理所當然」。
普遍來說,「原生家庭」是每個人所屬的第一個團體,也是此生維繫著關係的歸屬。
然而,巨嬰、媽寶、直升機父母,在在透露出家庭的特殊羈絆。孩子無法融入社會、父母也不願放手。隨著年華流逝,白髮蒼蒼的兩老和滿臉皺紋的成年孩子,彼此間的相處,仍像新手爸媽與備受呵護的兒童,彷彿凝結在某個時空。
但世間關係千百萬種,別人家庭裡的互動,他人也無從置喙,也許人家正喜歡這樣的模式,也安然相處。
只是遇到困難,總想逃回家庭的避風港裡,也許這輩子,將少了許多發掘自我的可能性。
離開原生家庭,並非斷絕關係,而是能夠打理自己的生活、不過度依賴家人的幫助等等。
家人的支持與愛,是因為血親的關係,我們才擁有優先被理解、被照顧的機會。但每個人都是獨立自由的個體,別以「家人之名」,對家人予取予求。
這是人生第一個需要破關的關卡,習慣被呵護照顧的孩子,要離巢生活,勢必艱難。
但適時從「原生家庭」這所學校畢業,
才有足夠的勇氣,
發掘更多的自我,進入新階段。
─
走出職場─從圈養到獵食
▍不論在公司職場 ( 受雇 ) ,或是創業接案 ( 自雇 ) ,到任何地方都要能活下去。
幾年前很流行一個詞:社畜。指為公司打拼的上班族,為了一份溫飽的薪水,放棄理想抱負、情感尊嚴,猶如畜生般。
這聽起來有點悲傷,但也許我們都曾是那群被「圈養」的動物。每日上班打卡,就像走入動物園*裡的牢籠,用時間與自由,換取他人的餵食。
但事情或許有其他思考的面向。職場上累積的能力、經驗和人脈等等,都是日後野放到草原上獵食的養分;從職場打工人,成為自行營生的自雇者。
一個人能夠被動物園圈養 ( 受雇 ) ,也能在草原上發揮獵食本領 ( 自雇 ) ,而謀得一片天地,這是我心中第二次的獨立,從職場上獨立。不論在哪間公司、何種產業、自雇或他雇,都能賺得錢財,生存下去。
世上沒有一份長久穩定的工作,
擁有到哪裡都能謀生的技能,
才有更多的選擇與自由。
*用動物園便於比喻,仍尊重世間各種生物的自由。

─
走出自我─從迷茫到清明
▍「你瞭解自己嗎?」認識自己,是此生最重要的課題。
「你瞭解自己嗎?」這聽起來有點莫名可笑,人怎麼可能不瞭解自己?但我們的言行舉止,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想法嗎?
在意他人眼光、期望得到讚美與認同,都遮蓋了真正的自己,迷茫活了一輩子,只是為他人而活。
只因不敢對抗、不能承擔、不想面對,於是唯唯諾諾、於是戴上面具,活成了另一個人。
倘若能夠更強大自己:
走出原生家庭,不依附家人,獨立生活。
走出職場圈養,不論到哪裡都能謀生賺錢。
走出自我迷茫,不再執著他人與自我、過去與未來,而能活在當下。
誠實面對內心的自己。
不被他人的言行、自我煩惱所困,
從迷茫走向清明,得以解脫自由。
這是此生最難的課題,也是一輩子不停歇的修行。

—
相關閱讀
‧ 別擺爛!你的人生,他人無法作答。自己的功課請自行努力
‧「生而為人,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」 8 種理想的人格氣質和氛圍
‧ 202109-10 月份主題文章:秋色靜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