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心尋思 人生感悟

談錢傷感情?金錢無罪!壞的是人心

人際關係,理財,社交,錢

曾有句話說:談錢傷感情,不談錢更傷感情。
  
以前,我是個「不敢」談錢的人,也「沒想過」要去談。因為從小到大都被教導「吃虧就是占便宜」、「忍一時風平浪靜,退一步海闊天空」或是「傻人有傻福」。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,特別是在華人社會裡,那種「會吵的孩子有糖吃」,通常會被視為搗蛋鬼。所以,要當個乖孩子,就不要做出干擾、傷害彼此感情的事情。

談錢傷感情?

| 不,所有的事情和關係,背後都是一種對價關係
  
回想初入社會時,對「不談錢更傷感情」這句話感到懵懵懂懂的。因為一講到「錢」這個關鍵字,彷彿就成了刻薄、算計他人的人。但隨著轉換到不同公司、產業,進入各個人生階段,這句話,的確是有參考價值的。
  
因為,漸漸體認到「所有的事情和關係,背後都是一種對價關係。」
  
只是這個「價」,是用什麼東西去兌現,也許是有形的「以物易物」、「勞力」或「時間陪伴」,也可能是無形的「信任」、「期待」或「情感支持」,而最公平、直截了當的,就是「錢」。

  
有些人會仗著彼此的關係,不跟你理清楚、說明白,覺得相處來往不要那麼計較。但如果對方真心尊重你、珍惜你,不就更應該設身處地為你著想嗎?憑藉著雙方的感情,想要你退讓的人,通常那種人最愛的是他自己,那又何來感情之有?
  
想要和你走得長久、有健康合作關係、尊重你、待你平等的人,絕不會讓你受委屈。
  
其實,大部分的人都很願意付出、不會計較,但若對方食髓知味,就必須有所行動,不然只會被視為理所當然。
  
在工作上、家庭裡,我們扮演的都只是普通老百姓的角色,那種無邊無際的「大愛」,除非已超脫塵世,不然實難做到。

談錢沒道德?

| 不,錢就是錢,道德就是道德,不要混為一談
  
世上很多事情,泰半就事論事討論,大都可以化解掉;但若對方牽扯到人格、道德或感情等等,十之八九是因為對方給不出東西,所以只好用「道德」來壓你 ( 凹你 )。
  
因為,一旦上升到「道德」層面,大部分的人就會頓時啞口無言,甚至被氣到面紅耳赤,於是,就落入了圈套。
  
「你看,生氣了,被我說中了吧!大家朋友一場,你卻跟我算那麼清。你就是愛錢、愛計較、自私自利的人!」
  
任誰都不想當一個人格有瑕疵的人。然後,就會開始慢慢退讓、說服自己,「好吧!算了,我就別那麼計較了。」
  
但是,錢就是錢,道德就是道德,不要將兩者混為一談。

談錢太俗氣?

| 不,裝模作樣的人才俗氣
  
若覺得「錢」很俗氣的人,要不是不食人間煙火,或者就是錢財得來太過容易,沒有經歷過生活的磨難,才會將一切看得太過輕易可捨。
  
不論在職場或是哪一類型的感情 ( 親情、友情、愛情 ),不和你談錢 ( 理性談錢 ) ,只跟你說願景、講情懷,那也就罷了,畢竟每個人的生活背景不盡相同,但更多的是,不在乎你的處境與感受。
  
不敢打開天窗說亮話的,通常都有鬼。因為沒有實力、沒有意願,所以才不敢提及這個話題,只想撿個小僥倖,將自己偽裝起來,那不是欺騙是什麼呢?
  
錢,可以談、也要談,但要理性談。不是討價還價、論斤秤兩的喊價;也並非如兇猛野獸、血盆大口談錢。每個人的習慣、個性和需求不同,但至少心裡要有個底,設有停損點。

「不要那麼計較嘛!」

| 我可以不計較,但那個人不是你
  
我們一定都曾遇過自己特別喜愛、想盡辦法要對他好的人。對他的付出,不管是時間、金錢或勞力等等,都可以無條件給與,也甘之如飴。這時候,我們會和喜愛的人說:「別跟我那麼見外,這些沒有什麼。」
  
但若遇到一個不尊重你、一直凹你的人,還跟你說「不要那麼計較,怎麼這麼不講人情!」可以的話,能閃多遠,就閃多遠。
  
當雙方立場不同,卻說同一句話的那種感覺,可是天差地遠的。因為,當然可以不計較,但那個人不是你!
  
  
生而為人,不要欠錢,也不要欠情。
更不要讓不懂珍惜你的人,浪費了你努力得來的報酬與真心。

  

  
也許你也喜歡 ❤
別怕被討厭,做一株欣賞自己味道的香菜、一杯溫柔待人的牛奶
理財很難?不如從簡單的 5 個小節約開始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