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寶貴,別浪費人生在清理「發霉」上。
你也常為居家發霉感到困擾嗎?近期移居淡水,早已耳聞淡水濕度高、易發霉,沒想到在還有陽光的夏天,就領受到潮濕的威力;不論是木質家具、無印良品 MUJI 尼龍筆袋或 IKEA 的竹製托盤都冒出灰綠色的黴菌。
生活在物品反覆發霉的日子,真是讓人「心好累」。所以,將抗霉小心得整理成本文。文章著重在「調整生活習慣以預防發霉」,而非處理發霉,或是除濕機、開冷氣除濕的電器分享。
*以下為個人生活經驗(夏季),僅供參考。
*現居地點:「淡海新市鎮」一帶。房屋陽台、窗戶在西面;往西走即是海邊,約步行 0.5 小時的距離。
預防發霉 1:慎選家具、生活用品的材質
生活必備家具,不論床架、衣櫃、書桌或沙發茶几等等,常使用「木」、「竹」、「皮革」或「藤棉麻」製作。然而,這些都是易發霉的材質,所以可多選用「金屬」、「塑膠」或「玻璃」等材質製作的家居用品。
雖然,金屬或塑膠家具少了木頭家具的溫暖感,但不妨參考 IG 上韓系風格(@sysysy_ning 、 @hogam_life 、 @ru_mi2)的居家空間,家具多使用金屬或塑面,也能營造出不同的生活風格。
預防發霉 2:減少物品
黴菌會長在各種生活用品上,不論是衣服、包包、鞋子或網購後的紙箱等等。因此,東西越少越好,避免黴菌大軍攻城掠地。只留下需要且常用的物品後,也可減少灰塵堆積、方便整理打掃,更多出許多居家空間。
預防發霉 3:物品不落地
入住淡水後,第一次感受到何謂「反潮」。即使午後豔陽高照,但用手摸屋內地板磁磚縫隙,卻是濕的。也許因房屋座向與鄰海關係,夏天的西南風把海面的濕氣帶了進來。
因此,物品盡量不要接觸地面,多放在層架或櫃子上,避免接觸到水氣。
預防發霉 4:準備溼度計
瀏覽網路文章〈大雨不停鞋快發霉!「打掃玄關很重要」、日本家事專家教你如何防霉〉,瞭解到濕度 60% 以上就容易發霉。所以最好備妥「溼度計」,隨時觀察是否濕氣過高,以趕緊開除濕機或是冷氣除濕。
下面這款溼度計在 IKEA 購入,除了顯示濕度外,還有溫度和時間。

預防發霉 5:視情況,窗戶不要開太大
過去總以為,屋內潮濕就要將窗戶大開使空氣流通、保持乾燥,但後來發現,可能因地理位置、房屋座向和季節,大開窗戶有時反而讓室內更濕熱。
現在,只有在沐浴後將窗戶開大一點,讓熱氣散出。其他時間則視情況,多半打開約手掌長度,空氣能流通就好。
預防發霉 6:洗澡後擦乾牆面、地板水漬
沐浴後的浴室宛如熱帶雨林,又熱又濕,是黴菌最愛的環境。洗澡後,先將窗戶打開使熱氣散出,並擦拭淋浴間牆面、刮除地面積水等各處有水漬的地方。最後,個人習慣把浴室門敞開,然後開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冷氣,以降低溫度濕度,浴室地板多半也乾燥了。

預防發霉 7:隨手擦灰塵
上面第 4 點提及的網路文章中說明了,引起發霉的三個要素:溫度、濕度和灰塵。通常大家會忽略最後一項「灰塵」,但這可是黴菌的營養來源。所以,除了除濕降溫外,除塵也很重要。
平時會用無印良品 MUJI 地板拖把替換紙(乾型)或宜得利 NITORI 除塵紙(乾),擦拭地板、家具、窗台紗窗、桌面等物品上的灰塵。放在隨手可拿的地方,看到灰塵就立即拭淨。


預防發霉 8:多掃地、擦地
除了上述擦拭物品灰塵外,走動頻繁的地板也累積許多灰塵毛髮。可選購設計輕巧、適合身形的清掃用具以方便打掃。
目前的習慣是,每天掃地板並擦拭當天有穿出門的鞋子,然後約三到四天濕拖地板,拖地時可開冷氣或風扇加速乾燥。
預防發霉 9:隨手擦水漬、晾曬毛巾
盡可能保持乾燥以防發霉,隨手擦掉廚房流理臺、浴廁洗手台或地板上的水漬水滴。另外,放在浴室裡的毛巾、擦手巾,使用一段時間會累積水氣,就拿到陽台晾曬,等洗衣時一起洗淨。
預防發霉 10:使用床墊除濕墊
每日睡臥的床墊,累積著汗水、皮毛屑和身體發散的熱氣,亦是黴菌生發的絕佳溫床。於是在宜得利 NITORI 購入「除濕墊」放在床墊下。上頭附有濕度顯示試紙,平時為藍色,若濕度高則呈現粉紅色,須拿到陽台晾曬回復為藍色再繼續使用。

上面 10 點是平日的防霉小習慣,
若您也為發霉深感困擾,希望有能讓您參考的地方。
─
▍相關閱讀
>> 淡水冬季預防浴室、廚房發霉的去水氣、防黴菌 5 個小方法
>> 欲望不斷,煩惱不斷 ─ 這些年,我的買衣三原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