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序進入三月,在這季節交替,乍暖還寒時,加上國際情勢的動盪、疫情仍未止歇,最是情緒騷動不安之際。在 2022 第一季的最後一個月,我們一起來想想「情緒」這等事,是以書寫四段小思考。
─
▍斜槓再多,也比不上當一名「情緒管理大師」
在現今講求斜槓、多工技能的時代,具備什麼能力最重要?是投資理財?數位科技?還是人脈交際?也許是「情緒管理」的能力。因為,一個人再聰明、再有才華,若遭遇一點挫折小事,就暴怒翻臉走人,誰敢共事合作?誰敢建立起長久深厚的關係?
即使能力再好,斜槓再多,也比不上當一名「情緒管理大師」。

─
▍情緒,不是負累,而是寶藏
很多人視「情緒」為不好的東西,好像一提到這個關鍵詞,就想到負能量、厭世、情緒化。就像有人說「金錢是罪惡」,但黑暗的不是金錢,而是自身的心態。
在現今注重軟實力的時代,若能善用管理「情緒」,就是個寶藏。能情感共鳴、同理他人、妥善溝通協調,是難得的能力,也是一種風格特質。
寶藏情緒,如地底深海的石油;情緒敏銳豐足的人,無疑是個石油富翁,就看自身如何運用。是點石成金?還是引火自焚?端看自己的「情緒管理」。

─
▍情緒灰塵
適時無感,不必對每件事都有反應,幫情緒「節能環保」。過多的感受與雜念,就像在大腦上,撒上一層又一層的灰。心頭灰濛濛的,如何活得自在清明?

─
▍情緒也要「開源節流」
「情緒」如同理財,要開源,也要節流。
節流好比是:很多人活得很累、活得憤世嫉俗,是因為覺得全世界的人事物,都跟自己有關,真的是想太多,也管太多。將情緒大把大把揮霍出去,怎能不透支耗竭?
開源好比是:別過得太苦,不然幸福來臨時,會忘了天堂是什麼模樣。每天好好餵養自己的心;為銀行帳戶存錢,也要為心情帳戶儲蓄。

─
相關閱讀
‧ 撤退,有時是最好的寬心解藥 ─ 4 句人際往來的小感思
‧ 那些無形的溫柔,讓日子多了點甜味 ─ 10 種喜愛的幸福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