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聽聞說,久居都市叢林,不免嚮往自然鄉村生活,沒有競爭壓力,一片歲月靜好。但自然法則,不就是:適者生存、弱肉強食嗎?
習慣了 Disney 的王子與公主,
就忘了 Discovery 的獵豹與羚羊;
但後者,才是真實的自然世界,不是嗎?
我們對生活的不滿、自我的空虛、關愛的貧乏,也許是源於「不瞭解自己、他人與社會」,只是愛著一個憧憬的「假象」罷了。
就像嚮往自然鄉村的人們,擁有扎實的生活技能嗎?會怕蟲子飛到家裡嗎?若無仔細思量與認清,不過就是將自己推入另一個幻滅而已。
人常說要「愛自己」、「善待自己」,或許並非只是吃頓大餐或出國血拼,而是「瞭解自己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。才不會用別人喜歡的方式,扭曲了真實的自己。是以書寫 4 句關於「善待自己」的小省思。
─
1__不瞭解自己,又耽誤了別人,人生只會是一場荒唐。
生活,宛如一座遊樂園。我們都有張一票玩到底的入場券,可以大肆盡情地玩樂。然而,別忘了:
有懼高症的,別碰大怒神。
患心臟病的,別玩雲霄飛車。
喜歡刺激的,別說旋轉木馬很無聊。
因為,想玩哪個遊戲,
不都是自己排隊選擇的嗎?
即使玩了不喜歡,選下一個便是。
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就到那個圈子去。
若不暸解自己,而成了搞不清楚狀況的人,也會耽誤到別人排隊的名額。到頭來,不過是把人生,玩成了一場鬧劇荒唐。

─
2__別害怕「成為什麼樣的人」,而是害怕「成為不了什麼樣的人」。
人對於未來,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,因為擔心自己,也將成了另一個模樣。但這世上,有誰如幼稚園時的始終如一呢?
別害怕坐上哪個位子,也別憂慮失去了原本的自己。而是要擔心,自己有沒有能力跨入新的境地?畢竟,事情未發生前,一切不過是空談。
當修練成新的身分後,
相對地,也更有能力與選擇權。
生活,才會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
─
3__人一旦無法面對自己的恐懼,就會落入黑暗深淵。
害怕失去,成了貪婪。
害怕無知,成了狂妄。
/
也許,當下的這一秒,有「真實世界」的自己,和「平行世界」的自己。
「真實世界」的你,表面波瀾不驚。然而,「平行世界」的你,無時無刻不被「恐懼」主宰,像被一隻猛獸追奔到天涯海角。
是什麼餵養了「恐懼」?
也許是「欲望」。
害怕被討厭,是因為想受到喜愛。
害怕失去工作,因為想要安穩的生活。
一旦有了患得患失、永不滿足的欲望,便點滴累積成了恐懼,開始反噬自己。
因為害怕失去,所以緊緊抓住,成了貪婪。
因為害怕無知,所以裝模作樣,成了狂妄。
何不拉回平行時空的你,
在真實世界中,好好面對恐懼。

─
4__既不入流,也不下流,能否安於這不上不下的隨波逐流?
猶記學生時,曾聽聞一位老師說:要上補習班的人,應該是前段和後段的學生。 ( 此處僅指考試結果,無關個人。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)
因為,
前段的,可再精進,學習下一階段的東西。
後段的,則要找出根本原因,拉到基本水平。
至於中段學生呢?沒有多問,也就不知老師的見解了。
/
想起曾遇過一些被大家稱為優秀的人們,觀察鞭策自我的程度,真並非人人能做到。而生活困頓於較底層的人,為求翻身,也是想盡辦法、拚了老命。
至於對日子感到「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*」,生活說不上好,但也不壞的人們,看著金字塔頂端,是望塵莫及;而對比略於自身生活水平的人,又心有僥倖安慰。
也許就是「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」,
隨著大眾之流,隨波逐流。
但這無好無壞,就看各人選擇。
*「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」語本來源可參考:教育部教育雲線上字典

─
相關閱讀
‧ 自己的靈魂,請自己照顧;儲蓄一份「平靜和快樂」的財富資產
‧ 溫室的花朵,比不上野地豔火
‧ 202111-12 月份主題文章:歲末蟄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