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一個容易分心、注意力不集中,常常在時程內無法完成工作家務,想拿起手機定鬧鐘來控管時間,卻又忍不住滑開 FB 、 IG 、 Youtube 、抖音的人嗎?來試試「沙漏」,作為專注計時小幫手!別再懊悔事情拖延、浪費時間了。
目錄:點標題,快速瀏覽
當手機,成了分心的工具
你一定納悶,「沙漏」,這聽起來好像是古人用的東西,會有什麼助益呢?想要「計時」,用手機多方便啊!有可以設定提醒時間的鬧鐘、計算花費時間的碼錶,還有固定一段時間倒數計時的計時器 ( 如同沙漏 ) 。
但是在社群媒體時代,有多少人能抗拒網路誘惑?拿起手機,可以乖乖完成鬧鈴設定,而不去看剛剛發的貼文有多少人按讚呢?
但這不是手機的問題,而是我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意志。所以,就讓環境來幫助你吧!
沙漏的好,你一定要知道
沙漏,一個長型立狀,分成上下兩半,透過中間的小聯通孔洞,讓上層的沙粒,流墜到下層,來完成時間的計算。比起現代人常用的手機、鬧鐘等計時工具,在使用沙漏後,發現優於前兩者的幾個地方:
1. 降低分心
前面提到,手機因為具備眾多功能,不論是社群、影音、小遊戲等,甚至自拍的照相功能,讓人一拿起就「愛不釋手」,分心分神後,就忘了原本要做的事情。
但沙漏,這樣單純的物件,除了計時,也沒有其他功能了,不會讓人神遊四方。另外,每個人對數字和非數字的感受度不同。像有人喜歡時針分針式的手錶,有的人則愛數位的電子錶。

想起,本身在使用手機計時跑秒時,看到數字飛快變化,反而生起焦慮感;但看著桌上的沙漏,一點一滴下沉累積,卻有種平靜定心感,讓人更加專注,這也是我喜歡沙漏的最大原因。
2. 使用簡單
使用沙漏,只需要一秒鐘,將上下倒置,讓沙子流瀉即可。但若是手機,則需要滑開螢幕、點選鬧鐘、選擇想要的各項設定等等。即便是床頭上的鬧鐘,也要調撥設定。比起手機和鬧鐘,使用沙漏的話,只要一個小動作,馬上就可以開始計時。
3. 不用充電
手機需要充電、鬧鐘要更換電池,但沙漏,只要不碰撞摔壞,便可一直使用。
沙漏的小缺點,也是瑕不掩瑜
即使上面列了沙漏的優點,但缺點也是有的。但若僅是作為讓自己「專注」、「計時」的工具,本身覺得仍不失為好幫手。
1. 功能單一
因為沙漏只有「倒數計時」功能,無法像手機有多種設定,且目前看到市面上,一般小型居家用的沙漏,最多是一小時的計時 ( 查看 iPhone 手機可倒數 24 小時 )。
但也因為計時簡單,更可專注在工作任務上。比如,在這一小時內,好好完成專案簡報、掃地拖地等。而且,人的專注力、精神體力有限,工作一個小時,也該起身喝個水,放鬆一下。
2. 沒有響鈴
沙漏缺少響鈴聲音的提醒聲,所以必須要放置在視線內。但也因為如此,就必須要在「現在」、「當下」這個環境裡,完成目標。
試想,如果使用手機鬧鈴,是不是有可能設定好鬧鐘,又跑到客廳等其他地方,「反正鬧鐘響了我會聽到」然後,又分心去做其他事情了。
當功能越簡單,也代表會讓人分心、注意力分散的可能性、條件與機會也降低了。雖然是缺點,但從其他方面看,也不失為沙漏的優點。
用 15 分鐘的沙漏,找回專注的自己
市面上各電商、拍賣、購物平台上,有看過 1 / 3 / 5 / 10 / 15 / 30 / 45 / 60 不同分鐘數的沙漏,可視自己的工作、生活需求購入。回想自己平時最浪費時間、無法專注的是居家生活裡的,比如:晨間盥洗、化妝保養等。
起床後準備去刷牙,卻一邊想著今天會不會下雨?拿起手機看天氣預報,沒想到看了 20 分鐘!當然是逛到了 FB 、 IG ,不僅牙還沒刷,離出門的時間也越來越急!
所以我選了 15 分鐘 這個計時單位,一旦倒置了沙漏,就馬上走出房間到浴室,上廁所、刷牙洗臉等,即使想要小小摸一下,也會在沙漏停止前回到房間。既完成該做的事,也變得讓自己在時間內,更加專注。
當身體開始習慣這 15 分鐘的「時間記憶」後,漸漸地,不一定每天都使用沙漏,閒置時,也可作為擺飾品。如果哪天分心蟲又上身,快重新倒置沙漏,再次施展找回專注力的魔法!
–
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計時工具,
而沙漏,是我近期尋覓到的小幫手。
也希望閱讀本文的你,
不論使用何種工具,
最後,都能專注在每個當下,
完成目標與願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