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事,真的是「台上一分鐘,台下十年功」,那些不被人所看見,在暗夜裡的辛苦,才是真實的生活。
不論在學校或是公司裡,總有優秀的同學、同事、前輩們,身上散發讓人欽羨的光芒。有時人會碎嘴著,那是因為對方家庭背景良好,擁有許多資源。
但仔細觀察,更多的是家境一般,甚或是非小康家庭,然而他們的共通點通常不離:「善於管理情緒」、「自律練習,不逃避問題」與「獨立自主」。
| 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管不了,還能做什麼呢?
工作技能可以後天習得,但要改變一個人天生的習氣,是難上加難。畢竟「情緒」這種情感性的東西很容易自然流露。但如果能克制與管理自己的情緒,就能過上大半舒適的人生。
雖然聽起來有些誇張,但看看身邊的同事、親友,是不是總有一群人,整日無事生非,硬是把普遍級的人生搞成動作片,把一副好牌打成爛牌,生活哪能不烏煙瘴氣的呢?
管理自己的情緒,也等同於控管自己的心思與體力,若是白白耗損在一些無意義的小事上,再有天分才華的人,也會有折損的一日。
| 自律練習 不逃避問題
想起以前唸書時,有科考試拿了將近滿分。下課後,一位常拿書卷獎的同學跑來問我是如何準備的?當時有些驚訝,因為在班上的成績並不突出、上課總是坐在末幾排,只是剛好那個科目多花了些時間準備。
那位書卷獎同學態度溫和,也很仔細問了我唸書的方法。後來和同學閒聊了一下,聽他每日唸書的時間與讀書計劃,如果要我執行,可還真是做不到。在那次短暫的討論裡,我們都彼此學習分享了許多。
通常目標導向的人,較不會將個人的情緒過於放大,而是想盡各種方式解決問題。如果遇到不如預期的情況就抱怨或是懷有負面情緒,只是找藉口逃避自身的問題與盲點。
理性與自律的人,雖然不會特別熱情活潑,但也不會過於冷漠,是一種對彼此都適中的溫度。
| 獨立自主 陪你走到最後的只有自己
無論是親人、摯友、閨密還是兄弟,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身邊陪伴自己,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與課題要面對;所以,向別人「討拍」與「取暖」要適可而止。
世上那些看似天生的才華和幸運的靈光一閃,多的是深夜裡、連假中的努力生活、用心發現,與想要放棄時,再推自己一把。只是那些苦樣子,別人不想也不好意思說罷了。
如果自身已經沒有小幸運與大資源,在面對「放下隨遇而安」與「刻意自我管理」時,沒有好壞對錯,只有適合與否,若能坦然接受,就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–
* 照片:201606 攝於台東鐵花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