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心尋思 人生感悟

Be yourself!但別把「做自己」當作「免責聲明」

記得小時候,很流行一句廣告歌詞:只要是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
  
青春正盛、年少無畏時,這句話聽起來真是對味!自我獨特的靈魂,怎能被大眾俗事給束縛牽絆呢?也莫名讓人聯想到,近幾年大家常說的要 ─ 「做自己」
  
那句歌詞,若以抒發心情的角度來看,是自然率真;但放到現實生活裡,就像「做自己」一樣,如果有個前提,或許會更為妥適 ─ 在不影響、傷害他人與自己的情況下,做自己想做的事、為自己負責,也許沒有什麼不可以。

Be yourself ─ 在「自我」與「從眾」間
  
「只要是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」,大約是 1990 年代的歌詞。
  
無懼他人眼光、不從眾、跟隨內心的聲音,
聽來也許叛逆、也許不乖、也許離經叛道。
在長輩眼裡是讓人頭疼的小孩,
但在同儕心裡卻是「活出了自己」。
  
人這一生,不就在「自我」與「從眾」間來回擺盪嗎?特別是在華人的社會文化裡,不一樣的人,總會受到討論與批判。
  
但每個世代,
所處的社會經濟、時空背景不同,
各自背負相異的責任與標籤。
不論是「只要是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」
或是「做自己」,是好是壞?難以定論。

  
年輕時,那些「我喜歡」或「做自己」的天馬行空想法,總是滋潤了生命。但畢業了、踏入社會了、跌跌撞撞體認到真實生活了,慢慢發覺,有些人是真切認真地「做自己」,然而有部分不過是披著一件「做自己」的外衣口號。

別把「做自己」當作「免責聲明」
  
現下許多人說想「做自己」,有時卻成了「免責聲明」的藉口。
  
其實是,
不懂做人、做事擺爛,
然後整個人作的要死。
不想面對與承認,
只好用一個清高偉大的詞叫「做自己」,
來掩蓋自己的迷茫與錯誤。
  
總是嚷嚷著要做自己,可能是底氣不夠、心中害怕,藉由壯大自我來虛張聲勢,來對抗面對世界的不安,與無法承擔自己的責任與失敗。
  
於是先將醜話說前頭,實則是一句免責聲明,好讓身旁的人有心理準備。
  
真正的做自己,也許不是如嬰兒般,想吃就吃、想睡就睡、想哭鬧就吵個翻天覆地,用生物直覺性地回應這個世界。而是覺察自我的光明與黑暗,在自己與他人間,找到適當的距離與平衡。
  
何謂「做自己」?答案可能有數千百萬種。
但不論如何,若想「做自己」,
請先承擔自己的責任。

相關閱讀
  
別擺爛!你的人生,他人無法作答。自己的功課請自行努力
管好自己的靈魂,是最迷人的自律模樣 ─ 用 6 個句子塑造新生活
202107-08 月份主題文章:重啟下半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