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見行旅 台北景點

鏡花水月名利場裡的療癒之地 | 法鼓山農禪寺 水月道場 ‧ 台北北投 | 聖嚴法師,佛教,禪宗,建築,姚仁喜,捷運奇岩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這世上最捉摸不定的,大概就是一顆紛亂難以安放的「心」吧!但在台北都市裡,有一處能夠讓人暫離喧鬧塵世,宛如走入人間淨土,安定身心,這裡是北投關渡的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


當年
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給姚仁喜建築師
新建道場的理念僅簡單六字
「水中月,空中花」
故稱
水月道場


參觀資訊

在這閒適靜謐的氛圍,
或行或坐於水月池邊,
感受風的吹拂、陽光的溫暖,
不知不覺中,煩惱消解了,身心放鬆了,
掃除過往的不快,彷彿重生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法鼓山農禪寺
Facebook | Instagram | 官網
‧ 參訪時間:09:00 – 17:00 ( 最後入寺時間 16:30 )
‧ 2021 上半年不開放日期:03/27 – 04/03、04/24 – 05/01
‧ 步行: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 65 巷 89 號 ( 近捷運奇岩站 )
‧ 開車:台北市北投區大度路一段 112 號 ( 路線點此參考 )
‧ 02-2893-3161分機801~804
參觀資訊可能不定期更新,請以官方訊息為主

入寺請勿
‧ 穿著暴露,穿短褲、短裙、無袖裝、拖鞋
‧ 在殿堂內拍照、錄影,碰觸法像器物
‧ 商業目的拍攝、空拍
‧ 攜帶或食用葷食、檳榔、酒類、違禁品、抽菸
‧ 攜帶寵物 ( 導盲犬除外 )
‧ 在水月池邊玩水
‧ 其他詳細事項,請點此

寺內空間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大門口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門口旁的法鼓書店,可選購相關書籍、日用品等,也提供輕食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停車場入口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進停車場時,有面刻著《金剛經》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的照壁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停車位旁為清水模連廊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入寺後,廣場旁有服務諮詢的知客處和導覽服務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起始 ─ 開山農舍

以弘揚漢傳佛教禪宗的法鼓山,一切須從農禪寺說起。農禪寺早先只是一棟兩層樓的農舍,為開山祖師 ─ 東初老人所創立。秉持百丈禪師的精神「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」,以禪修為主、務農維生,故名農禪寺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開山農舍
‧ 開放時間:每日 10:00 – 16:00
‧ 參觀須知:全面禁止攝影 | 禁止吸菸、飲食、寵物入場 | 請勿用手觸摸文物、文獻

這棟建成於 1975 年的農舍,在進入園區後的左手邊可見,是農禪寺最早的建築。於 2004 年列為歷史建物,現作為紀念陳列展示之用,內部大多保留原貌。有東初老人紀念室、供奉西方三聖的仿老農禪寺的鐵皮屋大殿和聖嚴法師寮房 ( 寺院中的居住房間 ) 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看了官網,農舍周圍的十株大王椰子樹,為東初老人親手栽種。在聖嚴法師接任農禪寺後,繼續傳承著農禪家風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在 2005 年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落成前 ( 位在台北金山,園區寬廣優美,也可前往造訪 ) 農禪寺即為僧眾弟子的修行之地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從兩層樓的開山農舍到鐵皮屋 ( 因空間不敷使用而搭建,在改建期間拆除 ),再到 2012 年年底落成啟用的水月道場,也許就如虛雲大師言:「空花佛事,時時要做;水月道場,處處要建。」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虛幻 ─ 水月池 ‧ 照壁

農禪寺,和傳統印象中燒香拜拜、煙霧瀰漫的寺廟不同,是一處現代化的景觀道場。尤其是那片水浮蓮花、澄淨如鏡的水月池。

水月道場為姚仁喜建築師所設計。當年,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給了建築師僅簡單六字的設計理念「水中月,空中花」,故稱水月道場

瀏覽影片
寺方介紹
聽聽姚仁喜建築師談水月道場 ( 一条 Yit 影片 )

水月池上,映照著堅實聳立的大殿,也照出連廊池畔邊的人們,心中鏡花水月的世事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連廊倒影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一朵小蓮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隨著時間的推移,水紋、光影與各物倒映,變化萬千,眼見所及,沒有恆定不變的,有如那六字「水中月,空中花」,是無常的夢幻泡影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禪宗最重視的大乘經典《金剛經》說道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

塵世喧擾,如水中月、空中花般的虛幻,沒有恆常。

池旁有一面照壁,刻著《金剛經》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也如大殿牆上的《心經》: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」也許,以不執著、無執念的心,才能面對世間萬物的變化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蓮花池後方不遠處就是高架橋,靜靜的池水,彷彿吸納著都市的吵鬧。在此獨得一方靜謐淨土。坐在池邊,安靜祥和,只須聆聽水聲、鳥鳴和內心的聲音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有無 ─ 連廊

水月池畔的長長連廊,以剛毅素樸的清水混凝土築成,漫步前行可通往大殿。一時間,大殿、水池和連廊,光影、水影和倒影,實虛交錯,有無相生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連廊上頭掛著暖心的紅燈籠,襯著水藍天色,像是夜市裡一隻隻撈魚池中的小紅金魚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執念 ─ 金剛經牆

若從法鼓書店旁的門口進入,映入眼簾的是一道綿綿不絕,鏤刻著五千多字的《金剛經》牆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此經為影響禪宗最重要的經典,抬頭仰望字字經文,讓人警醒收心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禪宗祖師六祖惠能,在聽到五祖弘忍講此經中的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頓時豁然開朗而大悟,是故此經句對禪宗之重要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不被外相事物困擾,放下執念,不住於心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謙卑 ─ 大殿

外型簡潔的大殿,沒有繁複華麗的裝飾,高聳的大樑柱,醞釀著莊嚴的空間氛圍。走入殿內 ( 內部禁止攝影 ),沒有其他層面,通透一覽無遺;上端木質色的牆面,和其餘的白色色調,讓人身心清淨。

身處偌大的佛殿裡,只覺自身渺小。大而安穩的氣場,鎮住了繁雜思緒,讓人懂得收斂安定,得以靜心禮佛,於此謙卑與更覺清明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大殿西側牆面鏤刻著 260 字的《心經》,而後方二樓的外牆也刻著《金剛經》,從早晨到午後,一字一句的經文陰影,隨著瞬息變化的光影游移。

《金剛經》牆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大殿旁有著各色景觀花卉。法鼓山每年都會訂定年度主題, 2021 年為平安自在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因適逢春節後不久,寺內妝點溫馨典雅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大殿後方是法堂一,也可入內禮佛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早上與午後,水月池映照出不同的大殿光影。
左圖 10:00 | 右圖 13:17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有情 ─ 入慈悲門

《金剛經》牆的後方有座小花園,立著一道「入慈悲門」。這原是農禪寺的入口,大約在 1985 年前後建成。道場新建後,和開山農舍同樣保存了下來,也於 2004 年列為歷史建築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花園裡有尊菩薩,菩薩意為「覺有情」。想起聖嚴法師曾言:「慈悲沒有敵人,智慧不起煩惱。」

走過慈悲門,發起慈悲心,萬物皆是有情眾生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再往後頭走是一片空曠寬敞的平原,若遇農作時節,還可看到翻土耕種。遠眺青綠的大屯山,和寺方掛著一整排的紅燈籠,像是紅塵俗事裡仍有無染的青山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安定 ─ 禪修公園

水月池旁有座長形的禪修公園,繞公園而行,有八個做著「八式動禪」的石雕小童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法鼓八式動禪為聖嚴法師將禪修心法結合運動所發展出的「動中禪」,除了放鬆身體外,更能調心,不妨跟著小童拉伸筋骨一番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公園頂端供奉著釋迦牟尼佛,在安定身心後,靜心禮佛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保護好自己的心

幾年前,因聽聞農禪寺的建築之美而造訪,然後便不時前來此地。坐在水月池邊,突然想到很多人常說要「愛自己」。那到底什麼是愛自己呢?吃美食?出國旅遊?還是血拼買包包衣服?

對我而言,愛自己,就是「認識自己」。
保護好自己的心,不受外界干擾,更不要自尋煩惱。

活在當下,好好和自己相處。知道自己在哪裡、在做什麼,就是給自己最大的禮物。

若心有煩憂,假日不妨走一趟農禪寺。
即使身處鏡花水月的名利場,
在這裡,也能遇見人間淨土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更多美景

法鼓書店一隅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《金剛經》牆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入慈悲門周圍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紅塵俗事裡仍有無染的青山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入慈悲門旁的廊道有休憩座椅區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大殿與水月池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獨自一人或和三五好友,於水月池邊放鬆療癒身心。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連廊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照壁
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法鼓山,農禪寺,水月道場,聖嚴法師,漢傳佛教,禪宗,金剛經,心經,宗教,建築,姚仁喜,療癒,自在,紓壓,關渡,台北北投景點,台北捷運奇岩站

相關閱讀
自己的靈魂,請自己照顧
捨得,是失去與遺憾,但更多的是得到與成全


  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