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心尋思 日新又新

最近懶懶的,什麼都不想做、老是提不起勁嗎? 4 個小方法,找回有活力的自己 | 倦怠,內在整頓,斷捨離,情緒管理

閱讀,Podcast

時序進入炎熱夏日,酷暑氣溫更添疲憊慵懶,加上 2020 自年初始,新冠肺炎 ( COVID-19 ) 蔓延全球,各國飽受疫情之苦和商業經濟的停工、失業等,使人更徬徨迷惘。已進入 2020 下半年,也許我們需要調整一下情緒、整頓內在的自己,以便重拾生活的動力。

四個日常小方法
從「減去」負面事物
到「加上」正向力量
找到煥然一新的自己

1.
告別負擔
捨棄、斷捨離不穿的衣物

收納,衣服,整理,斷捨離,無印良品,MUJI
無印良品 MUJI ‧ PP 收納箱

人生有如一場長期耐力背負賽,我們都肩負著生活經濟、職場工作、家庭、人際、健康、自我實現等沙包,只有適時放下逐漸疏離的人、事、物,才能讓腳步更輕盈,減輕壓力,繼續前行。
  
最簡單、最快的方式,就從自己的衣櫃開始。
淘汰、斷捨離不需要的物品,
宛如幫體內大清掃,將體會到前所未有的解脫、舒暢感!

  
丟棄、回收或轉贈許久未穿、不適合目前身份、身形,或已泛黃發舊的衣物,更重要的是那些會讓你想起壞回憶的衣服。藉由捨棄物件,來減輕心中的壓力負擔。衣物減少後,不僅視覺上更為清爽,也讓整理家務更為簡便。
  
相關閱讀 | 20 個衣架,找回自由人生:日常微時間管理
  

2.
累積身體小動能
持續微小運動

ubike,運動,河濱自行車道
ubike ‧ 河濱自行車道

當情緒微低落時,只想窩在軟綿綿的床上,更別提外出運動了。但其實在家裡,只要幾個簡單小動作,也能達到放鬆舒展,維持身體的動能。
  
即使只有短短 5 分鐘的拉筋伸展、
5下的仰臥起坐,
在心情低落時,也別忘了微小運動,
點滴累積身體能量。
  

或是更進一步,找親近的友人一起騎乘腳踏車,讓清涼微風揚起好心情;或走訪親山步道,安排半日微旅行,好好享受大自然的芬多精。即使今天有點 Monday Blue ,也仍要持續微小運動。
  

3.
給心靈 新佐料
隨意閱讀 ‧ 聆聽Podcast

閱讀,Podcast
‧ Podcast,聆聽節目的好夥伴
‧ 明、清時期的《菜根譚》、《小窗幽記》和《圍爐夜話》,並稱「處事三大奇書」

生活常是一連串的 Ctrl+C、Ctrl+V,好像永無止盡的「複製貼上」而心生倦怠。試著閱讀不同的書籍,也許可以燃起新的火花。
  
暫時不要閱讀和職場工作相關,或是解決問題、達成目標的工具書,到書店隨意逛逛,直覺拿起感興趣的書。
  
也許是漫畫、也許是食譜,或是一本植物圖鑑
隨意閱讀
為心靈 添一點新的佐料

  
如果不喜歡文字閱讀,也可聽聽 Podcast ,在通勤或是整理家務時,聆聽喜歡的主題,透過聲音,更加感受到人的溫度。
  
相關閱讀 | 下班 OR 不下班, THAT IS THE QUESTION. | 我讀 ‧ 崴爺《你下班了沒?》
  

4.
在熱鬧的人群裡
療癒自己

王大閎書軒DH CAFÉ
王大閎書軒 DH CAFÉ

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場,有時是自身的、有時則受到環境感染。感到疲憊發懶時,除了維持穩定的生活作息、適度休息外,也盡量避免窩在家中,不妨到人群裡感受正向、溫暖的氣息。
  
也許到巷口的咖啡廳,或是人來人往的速食店,吃份喜歡的餐點,一邊觀察周遭的人群。在有點人聲的空間裡,既熱鬧又疏離,趁著此刻,好好地觀照內心、好好地療癒自己。
  
相關閱讀 | 台北圓山 ‧ 王大閎書軒DH CAFÉ
  

  
季節有春夏秋冬、月亮有陰晴圓缺,
人生難免也會有低潮的時候,
四個給自己打氣的小方法,
重新找回生活的動力。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