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,
三歲登基,
是至高無上的天子,
也是柔軟稚嫩的孩子。
歷經三次登基、三次退位。
是貴為天子的皇帝,不可直呼名諱;
卻也是囚徒一名,名字不過是個編號。
晚年平等如你我,買了票,
才能進紫禁城回「老家」看看。
如果末代皇帝是部虛構架空的歷史,
電影演成這樣,
你一定說:怎麼可能?
然而這是,
中國最後一個皇帝,
大清
愛新覺羅 · 溥儀
一生的故事。
他的一生,
是傳奇,也是悲劇。
希望下輩子,
他可以自由選擇想要的生活,
不再是魁儡,
做自己人生裡,真正的皇帝。
目錄:點標題,快速瀏覽
3 個理由 ‧ 不能錯過這部電影
這部於 1987 年上映的電影,集結義大利、英國、中國、美國和日本等電影團隊與演員,依據溥儀自傳《我的前半生》和他的老師莊士敦《紫禁城的黃昏》為基礎拍攝。除非對歷史題材冷感,不然推薦必看,因為這是:
1. 第一部獲准在紫禁城( 現稱北京故宮 )甚至進入太和殿內實景拍攝的西方電影。若有造訪過北京故宮,就知道遊客眾多,很難細看。且太和殿門前設有柵欄,無法進入。藉由這部片,可以欣賞安靜的紫禁城與太和殿內的景況。
2. 於 1988 年第 60 屆奧斯卡金像獎中,獲得 9 項提名、9項獲獎的殊榮。
3. 雖然是 32 年前的電影,但不論服飾、場景、道具、妝容和配樂等,都不輸甚至勝於現代電影。
另外,如果你是「顏控」,有「亞洲第一美男」之稱的尊龍所飾演的溥儀,更是顏值演技都在線!而飾演皇后婉容、淑妃文繡的陳沖和鄔君梅,如果之前有看《如懿傳》的話,30 多年後,兩位又在清宮劇裡相遇了。有世界級音樂大師之稱的坂本龍一,除了打造精彩配樂外,也飾演劇中「甘粕正彥」一角。
觀影心得
走出影廳,說真的忍不住哽咽,看到身不由己的皇帝,才了解命運多舛是何意。
清朝,好像是古裝清宮劇那般遙遠,但溥儀( 1906-1967 )辭世時,距今也才 50 多年,是父執輩正青春的年代。
看完電影後,在 YouTube 搜尋到一支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」影片,有當年溥儀作證說話的樣子,氣場和一般老百姓真的不一樣,講話也有條理,和以前課堂上,印象裡的「末代皇帝」截然不同。
也許生不逢時,若早點出生,清朝歷史,可能會有不同面貌。
從清末到文革,走過一甲子的歲月。
不論溥儀的歷史定位與功過,
僅看一生的起伏和錯落。
從三歲登基的那天起,
就註定掌握不住自己的命運。
– 以下和劇情有關 –
1. 門後的自由
劇中,溥儀兩次大喊著「開門!開門!」一次是母親過世,想要出宮奔喪,卻被困在紫禁城。另一次則是婉容生產後離開前去醫院,被日本人困在扶植的傀儡政權的滿洲國皇宮。
在他的生命裡,
總有扇打不開的門,
宛如困在籠裡的金絲雀。
看似擁有一身權力,
但都是虛幻。
2. 變色的蛐蛐兒
三歲登基,仍是孩子的溥儀,只注意到跪在廣場上的文武百官裡,一位官員懷裡的蛐蛐罐,養著一隻碧綠青蔥的蟋蟀,彷彿一切盎然新生。
然而,電影的最後一幕,溥儀買票回到紫禁城,在當年坐的龍椅下,拿出幼時的蛐蛐罐,拿給那管理員的孩子,爬出了隻褐色蟋蟀。蟋蟀不可能活這麼長,應是寓意,人到暮年,已不似當年春色。
3. 世事變換
日本戰敗後,溥儀成為戰俘,後來進到戰犯管理所,進行思想改造,十年後才特赦釋放。期間受到所長的幫助、指導與照顧。
但時勢變遷,文革時期,所長遭到紅衛兵批鬥,在大街上認出所長的溥儀想前去幫助,未料卻被紅衛兵推倒。即使曾貴為天子的溥儀,也未曾忘記舊日所長對他的照顧,讓人動容。
感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,
溥儀從天子到平民,
所長從改造他人思想到被人批鬥。
世事難料。
–
那是一段混亂的歷史,
但值得一看。
希望下輩子,
他可以自由選擇想要的生活,
不再是魁儡,
做自己人生裡,真正的皇帝。
電影資訊
‧ 片名:《末代皇帝》The Last Emperor ‧ 32 周年數位修復版
‧ 導演:柏納多 · 貝托魯奇 Bernardo Bertolucci
‧ 主演:尊龍、陳沖、鄔君梅、彼得 · 奧圖 Peter Seamus O’Toole
‧ 發音:英語原音
‧ 片長:2 小時 42 分
‧ 票價資訊:在信義威秀看 2 D 版,使用花旗信用卡,卡種剛好有優惠,在售票櫃檯旁邊的自助售票機購買,周一至周四,享 6 折,優惠價 $204。
*電影放映與購票資訊以現場為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