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忙碌了一天,夜深坐在桌前,想起工作上的同事、生活中的親友,像是永遠都填不滿的無底黑洞,需要一直給予幫助與安撫;或是像卡住的旋律,不停訴說過去某件事。久而久之,只剩下被吸乾榨盡、掏空的無力感,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嗎?
也許,我們都需要學習瞭解「人我界線」和「活在當下」。
| 可以獨立安然 也能和諧融入
記得在網路上讀過一段話:這世界上只有三件事,老天爺的事、別人的事與自己的事。
的確,俗事紛擾繁雜,但就離不開這三項。可是大部分的人往往分不清這三種事的區別,於是把自己的生活、一輩子的人生,活的又忙又累。
「老天爺的事」也就是生老病死,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,誰也無法挽回。
「別人的事」可以適時給予建議、幫助,但決定權仍在對方手上。
至於「自己的事」,莫把自己的責任、義務與情緒放到別人身上,希望別人解決與負責。
後兩者,有時會以「愛」之名包裝,在「關心」、「愛護」的灰色地帶下,模糊了「你」、「我」之分,淡化了彼此的義務與責任的界線。
職場中,有些同事很熱心助人,但自己份內的工作卻是丟三落四。生活裡,因為有著朋友情誼、親人感情、同事交情,就把自己應擔負的責任放到他人身上。不論是把「別人的事」當作「自己的事」,或是「自己的事」轉嫁成「別人的事」,都並非是適宜的人際關係。人與人之間當然要相互幫忙,但應明白人我界線、分際間的美感。
每個人都是獨立的音符,不要讓別人搶了拍,也不要影響別人的音高,才是和諧的奏章。
| 時間不停向前 請快點跟上
「回憶」是件特別的事,該記的記不住、不該記的忘不了。也許你我都曾糾結在某個片刻,「如果當初選了另一條路」、「如果當初不要說那句話」、「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」。
在自我回憶、向他人訴說這些事情時,也許想尋求安慰,得到一點溫暖。但隨著年齡增長、身體衰老,時間就像貨幣一樣,是會貶值的。除非能從過去的懊悔中檢討學習,不然對自己、願意聽你傾聽的人,都沒有幫助、沒有益處,反而造成困擾。某方面來說,也是把「自己的事」偷渡到他人身上變成「別人的事」。
如果遇到對於彼此界線較為模糊,或是一直沉溺在過往情緒裡的人,適時幫助,但也保護自己。因為每個人的一生,走到最後,也只有自己陪伴著。你的過去,別人來不及參與,你的未來,也只有你自己才能救濟,別人是無能為力的,彼此,且行且珍惜。
–
* 照片:201612 攝於河濱自行車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