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心尋思 人生感悟

如何從工作的情緒低谷裡走出?也許你需要懂得撤退與放下

台北內湖金面山步道

記得曾任職一份工作五年多後,決定離開休息一段時間。離職後的第一天,突然有些迷茫,因為過去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到工作裡,而疏忽了生活。後來,便開始爬起小郊山,換個環境,遠離工作上那些不能離開的社群軟體與網路世界。

在山裡林間,開始憶起舊日。明明已經走到山頂,但總覺得比預計的時程慢了;或是希望像其他山友一樣,多爬幾個山頭,這個行程才夠本。突然覺得爬山變成一種競賽、一個集點過程,即使有美景環繞,也說不出景色的美,如同走在陽光永遠也照不進的陰涼低谷。

就好像以前在工作時,其實過程裡有許多樂趣的事,但面對KPI,成了一場追逐數字的遊戲,沒有道理與邏輯,為了達成而達成,每個人的心裡都有隻停不下的心魔,只能往前、不能後退,忘了風險,讓自己置身在危險中。

因為缺乏經驗,得不到,而怨懟;因為過度自信,得到了,而躁狂,讓自己身陷險境。

後來,看見另一個山頭飄來幾片烏雲,學乖了、警醒了,開始落雨、打起雷來,就隨山友們陸續下山。或是覺得有些累了,就下山去,才不會回到家後累癱,隔天腦袋一片空白。

時間的控制、體力的管理、時程的控管,持續穩定與自律,才能在突來的暴雨、不可捉摸的環境裡,在低谷後,繼續向前行。
  

Follow 小早鳥
Instagram
Facebook

  
撤退,不作長時間超出負荷體力、能力的事情。人一定需要做些挑戰才會進步,但如果長期超出範圍太多,最後只會像疲乏的橡皮筋,難以挽救,或需要更長的時間成本來修復。

放下,隨著年紀增長,才體會到,有些東西是留不住的。有時候,不是得不到,而是一開始或在這個時節本就不該得到。這世上沒有什麼是非要不可的,那些得不到的苦,有時是一時的情緒作祟,與擁有太多幸福而想要更多的貪念罷了!

適時地收手,唯有撤退與放下,才能保有更多能量,走得更長遠、更自在。當站在此處、此地、低谷或山頭,便會明白,此刻,已是最好的。

懂得撤退與放下,更能圓滿一路前行的渴望。


* 最初的感想寫於 2017/09/30,近日重新整理
* 照片:攝於台北內湖金面山

發表迴響